今天的工作主要是挖地基,虽然挖地基主要是力气活,但500平方米的厂房地基也是个大工程。
那个年代没有机械,一切工作都只能靠人力。
除了出人工的,还有一些村民把自家的牛马车赶来了,往外拉地基挖出来的土。
几十个人干的热火朝天。
那个年代很少有专业的施工队,不少人家盖房子都靠同村人过来帮工。
而帮工的人气也能反应主家平时在屯里的人缘口碑。
口碑好的人家帮工的人就会多,口碑差的花钱雇人,人家都未必愿意来干活。
因此,人家愿意来他们老杨家帮工,是给他们老杨家面子,必须好吃好喝招待着。
早上九点多杨承志就去了供销社,买了100斤白面、5斤猪肉、10斤芹菜、一捆粉条、10条大鱼、以及一条迎春牌香烟。
又去屯里的豆腐坊,买了10块水豆腐,5斤干豆腐。
中午准备给帮工的村民们简简单单做四道菜。
芹菜猪肉粉条、炖江鱼、白菜木耳干豆腐片、土豆炖水豆腐、再配合白面馒头。
见杨承志带回来这么多食材,王舒华有些被吓到了,不禁问道:“承志,咱家盖厂房本来就缺钱,你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?”
这并不是王淑华抠门。
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差,即便是过年过节,都有很多人家吃不起大鱼大肉。
可杨承志的厂房才第一天开工,而且只是中午饭,这小子就买了这么多条鱼以及猪肉,简直太奢侈了!
“东西确实不便宜,但人家肯赏脸来咱们家帮工,咱们必须好酒好菜招待着。”
“这样不仅大家干活有劲儿,还不至于在外面戳咱老杨家人的脊梁骨。”
杨承志解释道。
“妈明白你说的道理,我这不是怕你缺钱吗。”
王淑华道。
“再缺钱也不差这点酒菜钱。”
杨承志把东西放到外屋地上(厨房)继续说道:“按照工期,咱家这500平的厂房,至少要连续干半个月以上,以后的活儿可都指望着大家呢,吃点好的是应该的!”
杨小梅也站出来表示支持:“妈,承志说的对,今天咱们大方了,以后咱老杨家再有啥活,人家也更愿意过来帮忙,这点酒菜钱花的不亏。”
王淑华这才点了点头,母女俩把粉条用大盆泡上,然后开始摘芹菜。
这时,林晓茹马思雅两个姑娘走进了老杨家院子。
“晓茹,你俩咋来了,今天没工作吗?”
杨小梅打开土坯房门迎了上去。
“知道杨承志的厂房今天开工,晓茹提前一个星期就开始赶工作了,每天晚上都忙到后半夜才休息,这才把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全赶了出来,准备过来帮忙。”
马思雅说道。
第104章 厂房开工建设!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